打开书博会这部“大书”一起阅读,一起狂欢

2018/07/20

深圳与书博会的邂逅与重逢也像是一部大书,当年的书中人,如今或许已是满头银丝,他们不再年轻,但因为书和阅读而目光明亮。今天,更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将涌入书博会的现场,满心喜悦地搜寻书中的一切。他们在书海中徜徉、驻足,自己也成为了这部大书中珍贵的符号。


相遇,是久别后的重逢。


今天,第28届全国书博会大幕开启。时隔22年,书博会又重回深圳。


1996年11月6日、7日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名图书出版界的代表陆续来到深圳,因为再过一天,也就是11月8日,全国书市就要开幕了。彼时已经抵深的代表们发现,深圳书城罗湖城北广场临近深南大道的一侧还在铺地砖,花圃黄土裸露。于是一些人心里开始犯嘀咕:“深圳人敢闯胆子大,不至于忽悠我们吧?”8日上午10点,第七届全国书市开幕暨深圳书城罗湖城开业典礼准时进行,书城装饰一新,盛装迎客,这让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真切地感受了一把“深圳速度”。


书市开幕当天,罗湖书城广场乃至临近的深南大道人潮汹涌。为控制人流量,观展人数被限定在每天10万人,定价5元的门票,在黑市上被炒到120元。至18日书市闭幕,书市组委会清点战果:POS机销售2170万元,平均每天217万元。是年书市创造了包括第一次在省会城市以外举办全国书市、第一次展会图书销售量突破2000万元等在内的七个第一。有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走在深南路上,心里满是欣悦。回眸身后的书城,只见玻璃墙在南国的艳阳下流光溢彩……”


22年后,当年的全国书市已更名为全国书博会。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书博会延续着与一座因改革而生的滨海之城的缘分。而今,更多更气派、现代的书城在深圳拔地而起,当年那些与书有关的记忆与狂热则被定格在时间深处,成为城市光荣与梦想的一部分。


今年的书博会“未展先火”,展区“一位难求”。会展中心主会场1号馆的1369个展位早已被预订一空,2号馆民营图书发行企业展位共约440个,却有1000余家企业“抢着要”。本届书博会除了有更接地气的“展销结合”,更推出了包括为市民读者发放“零门槛入场红包”、周末开放夜场服务、向全市中小学校发放40万张纸质入场券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与书籍有关的热情,再一次在深圳被点燃。


书市也好,书博会也罢,都是关于书籍与阅读的仪式与狂欢。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让人活得庄重。书籍和阅读因为有了书博会而更加盛大、明亮,后者以盛会的名义将所有热爱书籍和智慧的人们聚在一起,它奋力将时间与空间撑开,让千百万人同时涌入一个与书有关的梦,大家一同流连、欢笑,一同发出读书的最强音,一同将智慧的种子播撒。充满了仪式感的日子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与其它时刻的不同,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倾听内心的声音。在这样一个与书籍有关的盛会里,购书、读书因为有了仪式感的加持而变得更加神圣,也更加理所当然。


读书,是梦开始的地方。深圳将会证明,只要智慧之光不灭,只要有足够的信念和机缘,书市依然会爆发。不管文字符号的载体如何流变,人类终归要在知识和智慧的长河中向前航行,一个愈发文明成熟的社会,只会与阅读更加亲近而不是相反。有人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书博会的存在与火爆,既是一种证明,也是一种引领,它提醒着我们那些散发着智慧之光的神奇园地正敞开着大门,期待着每一个人的造访。它告诉我们去读书,然后就不孤单。


和美好相遇是一种机缘。22年前,全国书市在深圳的成功举办埋下了一粒种子,此后,包括深圳读书月的诞生与成长,以及深圳荣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等,皆与之有“缘”,也因此,深圳对书博会和阅读充满感恩之情。今天,第28届全国书博会在深圳启幕,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坐标下,无论是书博会还是深圳都变得更好,变得更加熠熠生辉。中国的改革开放源于人类智慧的推动,今天,我们在深圳向阅读和智慧致敬,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让人心更加丰盈清澈。


阅读,可以“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可以让人触摸“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宁静与欢喜。深圳与书博会的邂逅与重逢也像是一部大书,当年的书中人,如今或许已是满头银丝,他们不再年轻,但因为书和阅读而目光明亮。今天,更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将涌入书博会的现场,满心喜悦地搜寻书中的一切。他们在书海中徜徉、驻足,自己也成为了这部大书中珍贵的符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