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到“二次实名验证”,千万别点!

2018/07/30

“滴”~深圳地铁微信支付成功

“滴”~购物买单微信支付扫码成功

“滴”~共享单车微信支付扣费成功

在深圳,需要微信支付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氮素!最近有不法分子又“作妖”

这次他们下手的对象是:微信支付

只要稍微不注意,手机立马中毒

个人信息秒变“裸奔”

随时随地倾家荡产

“二次实名验证”链接,千万别点!

叮咚~

“支付安全认证”发送一条消息:

点击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

否则冻结其微信账号

看这熟悉的面孔,亲近的名称:

▼▼▼

不禁让人眉头一皱,陷入深思:

二次实名验证?那是什么?还冻结账号?是不是得赶紧来处理……

如果你点进消息中的网址

结果便悲催了:

这是个木马链接……

多地出现“二次实名验证”骗局

近日,多地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微信收到账号名为“支付安全认证”发送的消息,要求点击其中的网络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否则冻结其微信账号。

除了“支付安全认证”,还有“安全支付管理”也发来消息,要求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说得跟真的一样,让吃瓜群众一脸懵

但事实是

“二次实名认证”是假的!

骗子想骗钱才是真!

原因有三

大件事君为你一一道来

01

打开所谓的“安全支付管理”消息,显示其可以添加此账号为好友,而微信服务的各类公众号只能关注,而不是添加好友;

02

这个所谓的“微信官方”账号发消息出现多个错别字。大件事君作为一个小编,都看不下去了……


您“得”微信账户?

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也不至于错成这样啊大哥!

网络刑法???

exo?这是什么东西?

03

既然名称是“安全支付管理”“支付安全认证”,头像却与微信支付雷同?这一波蜜汁撞脸,rio尴尬啊~

真正的“实名认证”长这样

各位小伙伴们注意,目前微信并没有进行所谓的“二次实名认证”,微信对实名认证的表述是:

根据国家法规对支付服务实名制的要求,需要用户提交完整的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正规的实名认证步骤是这样的↓↓↓

进入微信钱包

点击右上角“省略号”

(版本不同可能有差异)

打开【支付管理】【实名认证】

完成实名认证

不要随便点开链接,深圳有人上当!

骗子常把头像、网名改得与官方账号类似

还发一些链接引导用户点击

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

短信链接一点开,1万元不见了:

2015年5月,深圳市民曹小姐的丈夫手机上收到信息:“小张,我是蒋美根啊,看看你对这些东西还有印象吗,下载看看,j.gg1116.com/5-18/***5.apk?”曹小姐的丈夫并未点击链接,而是顺手把短信转发给了曹小姐。

收到短信后,曹小姐以为是客户发来的资料,于是点击链接查看,并下载链接中的软件。24日晚上,曹小姐给客户转账时,发现银行卡少了1万元,这才发现被骗。

原来,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事主银行卡、姓名等个人信息,再向事主发送短信,并以各种理由吸引事主点击短信内附链接。

警方提醒:这些不明链接

含有木马病毒的程序

或者虚假钓鱼网站

一旦点击,木马病毒随之而来,

极容易进入骗子的圈套

运营商客服发链接


冒充供电局“链接”查电费


冒充学校发送通知链接

冒充好友发送“神秘”链接

所谓的“福利”“红包”链接

警察蜀黎提醒:

只要是可疑网址,一律不要点击!也不要随意下载链接软件,更不要提供或录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

如果收到可疑信息,应立即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询问核实,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或资金异常变动,应立即联系银行客服处理,并及时拨打110。

那如果不小心点进这些链接

要如何及时挽救?

1、及时将手机中病毒的情况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防止木马病毒扩散;

2、及时冻结手机内的第三方账户及网银等,千万不要在链接中填写自己相关账号及密码等信息;

3、如不慎点击,无论是否安装成功,需到手机号码所在地运营商售后服务处进行系统重装,彻底消杀木马病毒。

还有这些微信陷阱要小心!

微信骗局层出不穷

一不小心便会踩陷阱,掉坑

注意好这些,别被骗子盯上啦!

01

微信群别乱进

很多人的微信都有不少微信群,但有些群居然是陷阱。近日,上海警方抓获一犯罪团伙,骗子庞某建立微信群,群内50多人只有被害人一人为投资者,其余的都是犯罪团伙操纵的小号。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骗取100多万元。

02

加你的美女别理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那么神奇的缘分,有陌生美女加你可要小心了,别稀里糊涂被骗了钱都不知道!

03

别动不动免费清理僵死粉

关注一些公众号清理僵尸粉,结果很有可能会出现微信号被盗、好友信息被窃取,甚至手机会中木马病毒等后果。

04

微信红包别乱抢

有一种“红包病毒”,设计的页面跟微信红包十分相像。红包一旦被点开、输入手机号码,即被安装木马程序,自动窃取手机里的通讯录资料,并冒充中毒手机号码给朋友发送“红包病毒”短信,让朋友中招。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木马程序就会转走卡内资金。

内容来源:深圳公安发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