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启示

2020/11/05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深圳市(含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入围。至此,深圳全市10个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圳在实现全域创建基础上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这个荣誉的获得,让深圳骄人的经济发展成就有了更高的含金量,让深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令人信服。深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和重要启示。

第一重启示:生态不是发展的紧箍咒,不会束缚发展的手脚。

深圳不仅是中国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的城市,也是单位GDP能耗最低的大城市。《深圳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深圳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24%,万元GDP电耗下降3.62%。“十三五”以来至2018年底,这三项指标的累计下降率分别达到了12.1%、16.3%和12.1%。而在此期间,深圳的GDP从2016年的逾1.93万亿元增长为逾2.42万亿元,3年增幅达到25%。

深圳斩获殊荣带来的更大启示是:生态保护不仅不会制约发展,更可推动发展模式变得更有质量。

改革开放初期,在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过程中,包括深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区,都因基础薄弱而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耗能大、污染重的低端产业,由此让环境做出了牺牲。有些人因此形成了错误观点: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事实上,在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后,该区域必将被无情抛弃,在这方面拉美国家的经历留下了很多教训。

深圳率先认识到了旧有发展之路的难以为继,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上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转型道路。在向科技和创新争取更大效益的同时,深圳着手治理各种环境污染,还清历史欠账,在很多环保指标上实行硬约束,倒逼整个社会运行模式的跟进,最终取得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最能体现深圳实践与探索精神的是大鹏新区。大鹏新区是特区中的“生态特区”,是深圳唯一一个不考核GDP的区。如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该区最大的特色,也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大鹏新区不仅吸引了国家基因库的进驻,并已形成生命科学产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的集聚。

深圳所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名片,也是民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并大大提升了深圳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深圳商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