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的为什么是他们?

2020/11/11

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会上,两位深圳代表上台发言,他们一位是深圳创新企业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一位是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的建筑工程师陆建新。

在这样吸引了全球目光的高规格大会上,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位上台发言?他们又讲述了什么?

陈志列:与深圳共成长是高新技术企业之幸

陈志列,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创始人之一,现任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发言中,陈志列结合研祥27年的创业史,分享了与深圳经济特区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1992年3月,因为机缘巧合,陈志列来到深圳。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在“春天的故事”感召下,当时还是航空部北京设计院一名在编干部的陈志列,毅然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背水一战开启了创业之路。

1993年,陈志列找到其他4个志同道合的研究生朋友,选择工业控制计算机领域开始创业。在白手起家的日子里,激励他们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技术报国的信念。陈志列感慨,“在改革开放历史的洪流面前,在创业激情四射的氛围里面,一个人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义无反顾投身其中,才能收获真正的价值。”

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战略,研祥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据CCID&IDG的统计,研祥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性方面已经连续十三年位居同行业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研祥的发展得益于什么?陈志列在发言中回答,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的独特基因是关键。“深圳经济特区高度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一系列创新元素,为我们心无旁骛搞创新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进入新时代,身处市场经济最前沿的研祥,深深感受到了党中央、总书记和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民营企业的力度和决心,深切感受到了深圳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对于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要求,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和底气。

“人就是要有一口气,企业也应有一种精神。”陈志列在发言中说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现在研祥正怀揣着这样一种精神,就是不仅要经营好一家企业,更要打造出一个能为民族争光的品牌;不仅要做中国业内领先,更要做全世界特种计算机的NO.1。”

陆建新:感谢党和时代成就每个平凡人的事业

紧随其后走上发言席的代表是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

提起陆建新的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提起他参与或主持承建的的建筑,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厦深圳国贸大厦(160米)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165.3米)

时年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383.95米)

时年北京第一高楼--北京银泰中心(250米)

时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

时年华南第一高楼--广州珠江新城西塔(432米)

时年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100(441.28米)

现华南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600米)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两天半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两天一层楼的“广州速度”;中国第一高楼、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结构第一高楼……这些闻名的地标建筑,都与他有着密切联系。

在发言中,陆建新深情回忆,“1982年10月,我在湖北收到工友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深圳经济特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说要盖50层的中国第一高楼。学建筑的我,那时见过的最高楼只有5层,想到要是能参与中国第一高楼建设,这是何等有幸、顿觉心潮澎湃!”

但18岁的陆建新与深圳初见的印象并不如人意。记得当时走出罗湖火车站,看到的是低矮的楼房、泥泞的道路、简陋的工地,他的内心略感失落,只能安慰自己,对于一个学建筑的人来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吗?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曾想自己竟然参与了一份伟大的事业、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奇迹。”回顾自己扎根深圳的大半辈子,陆建新万分感慨,“40年来,我们与深圳共同成长,感受她的脉搏、心跳。我们苦过、累过、哭过、笑过,从无到有,用勤劳的双手建起了一座奇迹之城、梦想之城,生动地诠释了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把人民群众无穷无尽创造力激发出来后所产生的磅礴伟力!”

2018年10月24日,作为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陆建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在发言的最后,陆建新说道:“我出生在60年代,经历过物质短缺的岁月,如今生活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内心深深感到今天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们每个平凡人的事业。我将倍加珍视难得的人生际遇,按照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奋勇拼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大会登台发言,为什么是他们?

陈志列和研祥的故事在深圳并不是孤例。作为全国首个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深圳在40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涌现着一批又一批优秀企业家。

今年10月10日,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专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节目中,陈志列作为现场嘉宾,直言道,“深圳的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今天深圳在全球最著名的特产是企业家。”而在今天这场为特区庆生的大会上,想必也没有什么比“特产”更适合展示了。

尤其作为创新企业的代表,研祥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深圳“企业唱主角”的创新特色。这座拥有超过300万商事主体的都市,4.2%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数百万企业形成了“6个90%”的独特创新现象:

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陆建新的故事则代表了无数的来深建设者,更通过“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职业人生,以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浓缩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快速发展。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盛大日子,陆建新的讲述让人们再次铭记,这座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从无到有建起来的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是14亿中国人民、一代代特区建设者用了短短40年从一片农田荒野上干出来的。而这样的人间奇迹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放眼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也绝无仅有。

记者 /毛芸 杨阳

编辑 /毛芸 李添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