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同心筑】在巴蜀山水间感受多党合作事业“前世今生”

2021/07/11

一条不长的小街,却每天都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瞻仰。这里是“重庆谈判”的重要场所、“双十协定”的签订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也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

中央统战部“百年路·同心筑”媒体采访团日前走进重庆、四川,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开始,寻找、感受多党合作事业在巴蜀山水间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的“前世今生”。

中山四路65号,一处僻静的小院,院内有两棵碗口粗细的桂花树,每逢秋天,花开满树,满院芳香,“桂园”因此得名。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邀请,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在“桂园”,毛泽东、周恩来广泛会见了国民党党政军各界要人、各民主党派领袖、群众团体及文化艺术、工商界人士,招待了各援华团体负责人、国际友好人士及中外记者,向他们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的主张。

“在抗日战争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被国民党污名化的,但经过抗日战争,许多中间党派人士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当中有了新的认识。共产党人周恩来、董必武都具有中华民族精神,都是饱学之士,矢志救国,行廉志洁,且风度翩翩,在与共产党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才是代表中国未来的政治领导者。”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告诉记者。

从“桂园”步行几百米,在车水马龙的街边,另一处充满统战故事的历史文化旧址——“特园”隐于一片绿荫之中。

1941年和1945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现为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先后在“特园”成立。

“特园”是民盟元老鲜英的公馆,抗战胜利前后,曾是中共和各中间党派活动的重要场地,见证了中共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董必武将其誉为“民主之家”,冯玉祥将军为之书写横匾。

“鲜英等民主党派人士是很爱国的,他们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真正是一个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献身的政党,才会甘冒风险,慷慨将‘特园’贡献出来作为中共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场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副研究馆员丁颖说。

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也曾多次前往“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共商国是,各方力量逐渐拧成一股绳,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而共同奋斗。回望往事风云激荡,今朝豪迈创伟业。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山高坡陡的重庆向西逐渐过渡到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来到毗邻重庆潼南区的遂宁市,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与民盟有着三十多年奇妙的缘分。

时间回溯到1986年,当时刚刚建市的遂宁确定了科技兴农的发展路线,计划聘请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做科技顾问。专家名单一汇总,发现大部分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于是,在四川省委统战部的帮助下,遂宁很快和民盟四川省委取得联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年,300多位盟员专家迅速从成都、重庆、绵阳、雅安、南充等地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到遂宁,承担起“智力援遂”的任务。

位于遂宁市蓬溪县的黑龙凼水库是“盟遂合作”的代表成果。2003年,在民盟中央支持下,蓬溪人民盼望多年的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水库建成,解决了当地7个乡镇8.2万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困难。

参与该水库建设的蓬溪县政协原副主席李发扬告诉记者,黑龙凼水库工程凝结着民盟和地方干部的智慧和心血,“工程的管理方、施工方、监理方中也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属于各个民主党派,有民进的、民建的、九三学社的,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同心建设水库。”

围绕不同的时代主题,各民主党派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

夹关镇是成都邛崃市一个风景秀美的小镇,清澈的白沫江穿镇而过。当地以盛产茶叶闻名,记者走在美丽的乡村小道上,惊异地发现路边的植物街景竟也是茶树。

四川大学教授李沄璋是致公党党员,也是夹关镇“专家顾问团”专家。他告诉记者,这样的细节设计在夹关镇还有许多,“我们在规划过程中非常注意保留本地优良的山水林茶自然本底,并充分利用夹关镇的’茶马古道’‘解放渡槽’等人文资源。”

记者了解到,夹关镇为成都市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邛崃市委市政府联合启动的“蓉城星力·同心桑梓”项目试点乡镇。近年来成都各民主党派以“同心桑梓”为平台,积极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民盟成都市委会书画院副院长赵弥在夹关镇成立了“筇竹杖”传习所,传授“筇竹杖”制作技艺、交流推广“筇竹杖”文化,将“筇竹杖”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他制作的“筇竹杖”远销尼泊尔等国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