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技专家研讨会系列活动收官 深圳科普传播矩阵“出圈”全国

2020/11/11

┃深圳科普传播矩阵产生“出圈”效应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深圳商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丁时照在会上表示,今年5月,深圳商报和市科协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建深圳科普传播矩阵。作为全国首创,深圳科普传播矩阵在全国科协系统和媒体界产生了“出圈”效应。

“未来,它产生的一定不是加法效应,而是乘数效应。”丁时照介绍称,矩阵包括“一网”、“一社”、“一号”:“一网”为全市性综合性科普网站,“一社”为科学通讯社,“一号”为全市官方科普公众号。目前,科学通讯社项目进入成熟期,传播矩阵已经启动。

丁时照介绍称,科学通讯社将成为科普信息工作平台的入口端,集结市区各级科协、深圳科普工作联席工作会议成员单位以及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社团。

“在市科协的指导下,深圳商报已成为深圳当之无愧的科普传播第一品牌、第一阵地,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丁时照介绍称,目前深圳商报在报纸上专门开辟《科普》《科创线》版面,在读创APP开辟《锐科技》频道,未来计划与市科协共同推出《科普深圳》频道。

┃国家队探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作为深圳科研院所当中的国家队,深圳先进院拥有50多个研究中心,3000多人的优质科研队伍。如何将这些大量可观的高端科研资源进行科普化?深圳先进院文宣办主任丁宁宁表示,深圳先进院正在建设中科科普体系,探索高端科普资源科普化途径。

深圳先进院以“博士课堂”科普队伍为基础,组建一支由研究员、博士后、研究生等多序列人员参与的科普队伍。目前已将“博士课堂”打造成为先导亮点项目,逐步丰富覆盖全学龄层的科普课程体系。

“博士每两天进学校授课,目前累计800个课时。假设一名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的小学生,完整听了800多节科学家的课堂,那么他的梦想很可能就是成为科学家。博士课堂很好地让孩子们热爱科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她说。

┃科研机构推网红节目科普生命科学

作为一门深奥难懂的学科,生命科学科普绝非易事。华大基因大众传播部总监、深圳科普企业协会副会长项飞分析了科普的痛点。

他表示,一是专业术语的解码,二是受众能接受话题的贴近性,三是严谨的科学和活泼的科普之间的平衡,四是持之以恒的科普志愿坚持。“不解决这些痛点,就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坚持,也很难形成科普的规模效应。”

传媒出身的项飞开始联合团队策划推出系列生命科学相关的视频节目。其中最为经典就是疫情期间的网红节目《天方烨谈》。节目内容在全国十余家城市电台落地播出。截止到11月4日,节目收听量1.83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