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208万深圳志愿者!“志愿者之城”是这样炼成的

2020/11/11

内生需求:

因为“我需要”才知道“我要做”

将内生需求化作主动行动,深圳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对于每一个闯深圳的人来讲,这都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一个陌生人最渴望的是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怀与关爱,而志愿者组织正是一个最好的“通过关怀关爱他人而获得他人关怀关爱”的渠道。十几年来,深圳地铁义工联合会副会长冯喆与深圳地铁义工联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通过关怀关爱他人而获得他人关怀关爱”的典型案例。

2001年,冯喆大学毕业以后,从东北老家来到深圳地铁,从事主业的同时,也一直是一名志愿者。“我从2003年开始做志愿者,一直到现在也在做志愿者工作。”他回忆,“那时候深圳还没有地铁,举办第5届高交会的时候,我就是一名会展中心门口的交通义工。”

“对于我这样的‘移民人口’,做志愿者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冯喆说。

“义工组织像是一个大家庭,热爱这个大家庭首先要付出关怀,地铁义工联现在就在做这件事。”冯喆说,在深圳北站有一位格外显眼的义工,大家称他皮叔。皮叔肢体残疾,家庭条件不好,但已经做了5年义工。皮叔工作特别认真、热情,无论什么时候都带着笑,精神面貌很好,指引的手势也非常规范。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看出来谁需要帮助,并且主动上前询问。皮叔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义工联坚持为他筹集捐款,他却坚决不收。他说,“做义工,是因为热爱,不是为了回报。”

冯喆告诉记者,志愿者文化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符号,从罗湖口岸的开通到大运会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并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点赞与认同。

返回列表